时间:2023-01-20 19:44:26 | 浏览:1564
杞县古有蔡邕,宋庠、宋祁,韩亿等家族。明清时期,杞县名门望族,有“马孟侯,边赵刘”之说。今天只讲与现代关系比较密切的世家大族。
马氏有马呈德、马欣、马其昌、马体乾和马象观五名进士。
马欣(生卒年不详)字欣公,杞县人,少孤,事母以孝闻。清顺治三年进士,任淮安府推官,以事下迁大名府经历。天资敏妙,善画山水、花卉,提笔即象物。所作红梅,古气浑朴,有八大山人风骨。著有《客谱》。
马其昌,中顺治三年进士,继子马体乾,中康熙二十四年进士,马其昌、马体乾父子死后均葬于圉镇镇后刘伶岗村西岗上。马体乾子马纶锡,孙马光炳均为名士。
马象观,马呈彩子,中康熙三十六年进士。马晸为马呈彩孙,中过乡试副榜。
《杞县马氏族谱》明崇祯十三年创修,清末马宗孔、马毓昌等续修,今存清光绪十一年(1885年)河南杞县马氏木刻本。
孟氏有孟绍康、孟绍虞和孟明辅三位进士,其中孟绍虞和孟明辅均官居尚书,另外还有名人孟楠等。
孟绍虞后代名人辈出。孟弘慤(孟绍虞孙)子孟晟、孟暠、孟景、孟朂;孟晟子孟用益、孟载有等均为名士。
清末孟广洛曾中举,子孟墅垣、孟紫垣、孟新垣均为名士,支持共产党早期活动,培养了吴芝圃、王毅斋等早期共产党员。
侯氏有侯于赵、侯应征、侯应琛、侯体随和侯元棐五名进士。
侯于赵,杞县泥沟乡焦喇村人,中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进士,任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、山西巡抚等职务,万历朝重臣。侯于赵后代极为显赫,科甲不断。
侯应征,侯于赵侄子,中万历五年(1577年)进士;侯应琛,侯于赵子,中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;侯体随,侯应瑜(侯于赵次子)孙,中顺治十五年(1658年)进士;侯元棐,侯应瑜(侯于赵次子)孙,中顺治十八年(1661年)进士。
另外侯元棐子侯方曾、侯京曾;侯体蒙(侯于赵曾孙)子侯运盛、侯运昌、侯运隆等均为名士。直到民国有才子侯意园。
胡氏,为河北容城人,胡范任睢州知州,迁杞县,其子胡具庆、胡具体兄弟均中举,后代胡忠震、胡家辑、胡诗昕为举人。
尤其是清末胡远灿,光绪十一年(1885年)巳酉科拔贡,与河南巡抚张凤台为儿女亲家,举荐其出任河南豫北道台,不久在九江厘金局做官,主司税政,发了家,改建胡家大院,后来杞县县委搬到此处。
杜氏有杜曙、杜埙、杜谕等名士,其中杜如芝最为有名,中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。尤其是近代名人辈出,如杜绪馨(国民党少将,抗战阵亡),杜省吾(家谱名为杜继曾,曾任河南省省委副书记),杜孟模(河南省副省长,数学家),杜启远、杜凌远等是延安时期著名的“杜氏四姐妹”。
杞县古有蔡邕,宋庠、宋祁,韩亿等家族。明清时期,杞县名门望族,有“马孟侯,边赵刘”之说。今天只讲与现代关系比较密切的世家大族。马氏马氏有马呈德、马欣、马其昌、马体乾和马象观五名进士。马欣(生卒年不详)字欣公,杞县人,少孤,事母以孝闻。清顺治
游线一: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(发源地)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胡姓发源地——胡公满封地(胡姓与陈姓同源同祖,所以发源地也在同一个地方) 游线二: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(胡氏聚居地)——安徽省黄山市黟县(西递村)——浙江省杭州市(胡雪岩故居)
陈姓是汉族大姓,据统计陈姓人口总数已达五千多万人,仅次于王、李、张、刘,居第五位。胡姓、田姓也为大姓,为什么说陈、胡、田三姓为一家呢?陈姓的始祖为舜帝。西周灭商后,分封前代圣贤的后裔。其中舜帝后裔妫满封于陈国,即今河南淮阳。舜帝居住于妫水之